民進黨內初選在疑問中落幕,蔡英文輕鬆示範了國家機器總動員的征服模式。正激戰中的國民黨初選,不論首富的「台風」或捲動人潮的「韓流」,投入的資源都屬空前。迥異以往的是,競選主戰場轉向網路,龐大的資源投入也造就「選舉產業」的大爆發。在高度動員下,虛擬世界裡爾虞我詐更甚以往,社會民意被裂解成更破碎的區塊,民主前途堪憂。
民進黨九合一大選慘敗,蔡英文認為主因在未能掌控資訊戰場,因此大肆操作「網紅模式」,企圖奪回網路聲量。她的競選團隊和蘇內閣分頭建軍操兵,加上賴清德的初選挑戰,皆加速「英軍」投入網戰。無論蔡營有無委託政治公關公司製造網路聲量,或操作大量網軍帳號攻擊對手,若以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所言「至少得花一億元才能影響百分之一的民調支持度」估計,小英團隊至少創造了價值九億元以上的初選勝績。
問題是,蔡英文的初選勝利,動用了多少公部門資源?就憑她一句「宣導施政」,納稅人就該悉數埋單嗎?
再看藍營的運作。先是韓流造神與黑韓網路野戰,既鞏固各自鐵粉,也激化對立。其中,難以估計的白綠網軍參與「反串」,形成網路動員裡深不可測的暗流。此外,郭台銘中途參戰,挾「首富」的豐沛資源重新塑造形象,並進行政治攻防,使網路聲量有效拔高。韓、郭各據山頭,凸顯出具有豐厚政治資歷的參選人也難敵政治菜鳥。王金平、朱立倫便是遭新型態選戰輾壓的參賽者。
藍綠陣營初選耗費的資源,前所未見,顯示台灣選舉的議題規畫和策略想定與執行,都已形成「產業規模」,由政治公關、民調、資訊公司等專業分工執行。在「網路取代馬路」的資訊時代,豐沛金流打造的虛擬戰場,輕鬆超越時空限制,可以發動風向捲動民意,讓對手猝不及防。賴清德就是被網戰殲滅的典型,而選擇「馬路反攻網路」的韓國瑜,則是下一個觀察案例。
選舉產業因網路的運用,跟著創新升級。人民看似提高參與,卻往往被海量資訊鎖入同溫層;在有心人士布局下,社群平台淪為陣營點召叫戰。以蔡賴之爭為例,蔡英文向對手喊話「一加一大於二」,實則是英粉結隊圍攻「萬惡金孫」,反之亦然。韓郭表面稱兄道弟,支持者卻歧見日深;民眾各擁其主,更多是選戰操弄的結果。
在選舉產業鏈中,選民不僅是攻防標的,也是金流來源。日前傳出楊秋興提點韓國瑜如何攢積選舉經費:「自備兩千萬,拿七十萬票即可回本」。話雖露骨,卻是朝野政客共同心事。許多政治人物靠一票卅元的補助款,成立基金會蓄兵結派;過去十年連番征戰敗北的蘇貞昌,便是靠補助款維持電火球發光。蔡英文首次參選總統落敗,取得一億多元補助款,成立基金會和小英之友會,成為她私募軍火的本錢。
當初選舉補助款的設計,目的在鼓勵平民參政,以利養廉。但現實上,錢多流向大黨及明星級候選人,變調為「選前拿募款,選後領補助」,供政客養兵兼投資網軍、民調等操作。攻訐手段推陳出新,惡質選風日趨下流。
科技創造溝通平台,大數據應用提供多元分析工具;但這些都未讓民主政治更平易近人,反而成為政客操縱民意的利器。選舉產業不斷升級,民主代價愈發昂貴,無怪近年大選經費申報,億來億去的候選人比比皆是,但民主運作卻往往偏離多數民意。
台灣政黨政治的信任危機,肇因於治理無能、監督失靈及執政者濫權毀制;選舉產業再怎麼天花亂墜創造奇蹟,都無法解決民主倒退的困境。唯一解方,在於人民對政客的警覺:尤其對那些將「政權保衛」包裝成「主權捍衛」的執政者,他們正割民主的肉來餵養威權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