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追蹤飛機動態的推特帳號「飛機守望」今天下午的資訊顯示,2架B-1B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從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出發,前往中國大陸東海執行任務,根據路徑圖可以看出,美國軍機路線掠過台灣東北方海域。根據國防部及「飛機守望」公開揭露的訊息,今天是4月以來,美軍機15度在台灣周邊飛行。
國防部發言人史順文少將指出,台海周邊海空域情況,國軍都全程掌握。
美軍機4月以來已經15度來訪台海周邊空域,第一次是4月8日的RC-135U電偵機;第二次是10日的RC-135U電偵機;第三次是11日的EP-3E電偵機;第四次是12日的EP-3E電偵機;第五次和第六次都在13日,分別為RC-135W電偵機和P-3C獵戶座反潛機;第七次是14日,同樣是P-3C反潛機;第八次是15日的RC-135W電偵機;第九次是17日的RC-135U電偵機;第十次是18日的P-3C反潛機;第11次是21日的EP-3E電偵機;第12次則是25日的P-3C反潛機;第13次是30日的EP-3E電偵機;第14次是5月2日的EP-3E電偵機;第15次則是今天的B-1B超音速戰略轟炸機。
「中美開戰」陰雲濃
從病毒來源中國大陸、大陸數據造假到中國大陸援助他國動機不純,從中國大陸拒絕美國專家、中國大陸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勾結,到大陸歧視虐待在陸非洲人,國際輿論少不了和中國大陸相關的爭議事件,且幾乎都由美國挑起。
大陸方面,其因對也是空前的。在美歐成為全球疫情新的震央,自顧不暇時,中國大陸迅速轉變姿態,準備擔當公共衛生領域的全球領導者角色。截至4月10日,中國大陸已經或正在向127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物資援助,累計向包括義大利在內的11國派出13批醫療專家組,和150多個國家以及國際組織舉行了70多場專家視頻會分享經驗。這使得美國持續大力抨擊中國大陸「藉疫情伸政治黑手」,更加深與中方的對立情結。
【數據更新】
事實上,中美對立之勢並不始於疫情。過去一兩年的貿易戰,雙方互有攻守退讓,並於1月份簽署妥協協議。但在公共衛生領域,中美一開始就打了一場遭遇戰,局勢膠著。
令人擔憂的並非中美針對疫情的鬥爭。而是從貿易戰、科技戰,到公共衛生領域爭奪戰,雙方矛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爆發,鬥爭已全面公開化。這是中美結構性矛盾日益尖銳的必然結果。台灣蔡政府在「選邊美國」的同時,並非不瞭解這個局面,所以蔡政府此刻最憂慮的是:這是否也意味著中美矛盾很快會延燒到軍事領域?
若中美矛盾蔓延到軍事領域,台海就會成為首當其衝的引爆點。
明顯可見的是,中美都在加速戰備。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已是解放軍公開的目標,而川普(Donald Trump)上台後,實施「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強軍」,2018年軍費總額提升至近7,000億美元,2019財年國防預算總額進一步上漲至7,160億美元。中美軍艦戰機在台海、南海、東海同時同地現身的頻率不斷上升。
中美之間的平靜,已非一紙貿易協議可以維持。因為中國大陸的國際影響力仍會增強,而美國也會盡全力維持住老大地位。世界各國恐怕都已有了心理準備,未來數十年將要面對左右拉鋸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