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脈動

揭開英國最高情報單位的神秘面紗(圖)

揭開英國最高情報單位的神秘面紗(圖)

英國情治單位軍情六處(Mi6)位於倫敦市西南邊泰晤士河旁,建築外形很像一個古老的巴比倫塔廟。

充滿神秘色彩的英國情治單位軍情六處(Mi6)日前被指控謀殺黛安娜王妃,Mi6究竟有何能耐主導這項計畫?從電影《007系列》或許可看出一些端倪,屬於英國最高情報單位向來被高度保密,就連英國政府也不承認它們的存在,迄今有百年歷史的Mi6,不僅被西方情報界奉為圭臬,也是世界四大情報組織之一。 

從伊莉莎白女王時期1959年英國創立了保密局,隨後不斷改組直到1909年正式統稱為英國陸軍情報六處(Military Intelligence 6),主要任務為收集全球政治、經濟、軍事情報以及反恐任務等。此外,在1992年前英國政府對外宣稱,Mi6為政府電信局或外交部常務次官辦事處,不受政府領導,政府部門名單也找不到Mi6這個名字,到了1994年才正式公開。 

而在20世紀的30到40年代,它被公認為世界上最高效能的情報機構,最著名的就是在納粹德國猖獗時期,在歐洲、南美洲、亞洲地區從事諜報活動。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中央情報局曾要求Mi6協助培訓情報人員。 

 於MI6的輝煌戰績包含成功說服美國在世界第一次、第二次大戰期間支持英國的戰爭計畫,以及促成諾曼地成功登陸、追蹤德國V型武器等。但為何Mi6何以成功,其實主要歸功於1939年的轉型,拋棄傳統刺探情報的觀念,以無懈可擊的代碼破解和攔截超機密的無線電情報立下奇勳。 

而英國首相邱吉爾上任後,Mi6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但隨著冷戰結束,Mi6逐漸將情報工作轉向網路安全問題等。根據英國《衛報》報導,Mi6也參與了伊拉克戰爭,協助收集、監控所有機密情報。 

不過,在伊拉克戰爭之前不斷湧現大量假情報,讓英國政府對Mi6失去信心,自此Mi6進行改革,聘請一位商界人士擔任高級情報監督,代號為「R先生」,對英國駐全球間諜收集來的情資進行全面體檢,確保準確性。 

據報,現今Mi6遭遇的危機並非日益猖獗的反恐主義,而是缺少經驗豐富的情報人員、人才流失等問題。在2011年至2012年許多情報人員因為低薪紛紛跳槽至危險性較低的私人企業包含Google、微軟等,釋出2倍薪水吸引人才,在短短一年就有216位情報人員離職,英國政府因此付出了高達9億台幣的資遣費。 

近來,對於招募人才方面Mi6開始青睞女性、殘疾人士、少數族群,尤其以會說波斯語、阿拉伯語等應聘者情有獨鍾。對此,英國一位國會議員說,「龐德的形象到了改變的時刻,我們需要的不再是端著馬丁尼酒杯的男人」。 

此外,Mi6為了使自己能夠招募到各種文化背景、具溝通交流能力的人員,甚至在英國《泰晤士報》、《經濟學人》雜誌上刊登過招聘廣告。據悉,其招募對象只要是英國國籍公民,對工作專業背景也沒有特殊的要求,甚至還開通網路招聘,包括一套「智能招聘系統」有意者可在任何時候登錄網站,通過一系列審核後便可成為Mi6的新成員。 

不過,對於一直保有神秘色彩的Mi6這些公開招募舉動引起諸多爭議,有人認為這違反了Mi6一直以來的保密原則。不過,現任處長約翰‧索沃斯(John Sawers)堅稱,Mi6仍是個秘密機構,絕無違反其高度保密性。 

據悉,針對近來發現不斷升級的恐怖活動,其中以胸前藏有「木蘭飛彈的」女恐怖份子,Mi6為此招募大規模的拆彈小組,這些特務除了要會拆解炸彈外,還要擁有俊俏相貌,計畫像電影《007》一般,施展美男計誘惑那些胸前裝有「炸彈」的女恐怖份子。 

對於英國政府一直諱莫如深的軍情六處在成立百年之際,在2009年終獲官方准許出版了首部傳記,2011年問世揭開Mi6各色間諜活動,以及真實再現007特務詹姆士‧龐德James Bond原型人物們的傳奇生涯。但是,該國一位前政府官員曾說,龐德式的英國情報機構與現實相差甚遠。他表示,Mi6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外國政府活動的情報資料,更多時候是在幕後默默無聞工作,不像007那樣大張旗鼓地去執行危險任務。 

此外,縮寫為Mi6的軍情六處常有人與衝鋒槍槍代號「M16」搞混,鬧出不少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