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回到全家在華燈初上圍坐看電視的時代,沒有多餘的選擇,你必須接受廣告,各種見縫插針無孔不入的廣告,而廣告商所要做的就是競爭黃金時段的廣告位。
但是,隨著Google的出現,傳統的廣告營銷方式開始改變,如果說以前的廣告營銷是為了直接吸引潛在的消費者,那麼Google的關鍵詞廣告模式則更多地在於吸引用戶潛在的消費願望。
那對現在身處互聯網廣告潮流最前端的Facebook來說,它又該如何從這塊尚未充分開墾的處女地上開掘出更多的潛力呢?
事實上,Facebook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這不僅在於Facebook的八成以上收入來自單一的廣告業務,更在於在IPO前夕由通用公司的退出所導致的業界對其廣告效益的質疑。
根據路透社的調查訪問,八成的Facebook用戶從未在上面買過推介廣告的產品,但四成的受訪者表示每天都會登錄Facebook。
大多數人只看到Facebook單一的廣告收入模式,只是在討論陳列廣告對用戶體驗的影響,只是在批評陳列廣告的效率。但是,它們似乎忘記了Facebook擁有近10億的用戶,在這樣一個平台上,再怎樣低效的廣告模式都會收穫豐厚的回報。
所以,現在的危機對Facebook來說未嘗不是一種機遇,或許蘊藏在其中的是一個別有洞天的新領域。
一方面,陳列廣告能夠最直接地向用戶推介產品,而一方面,Facebook也可以依靠隱私政策方面的優勢來收集用戶的信息來向其介紹產品。所以,Facebook平台上的廣告模式很有可能同時蘊含了電視廣告和關鍵詞廣告的優勢,只是直到目前為止,Facebook還沒有找到如何更好地利用這種優勢及將這樣的優勢轉化成自己的商業價值的途徑。
但是,或許Facebook將要面對的更大挑戰來自於Twitter、Google的成長和發展,如果Facebook的廣告業務具有傳統和線上相結合的優勢,那麼Twitter又何嘗不是呢?而且Google本身就有著雄厚的廣告營收實力。
幸運的一點是,Facebook如今還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社交平台,而Twitter和Google+和它還有著不小的差距。而且基於Facebook平台天然的移動性,將來在移動廣告領域它還有著不小的挖掘潛力。
雖然,Facebook的廣告可能會使部分用戶背棄它,但只要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和程度內,這樣的流失相對於近10億的用戶群和逐漸平穩的用戶增長趨勢,相對於公司的業務發展,都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
而實際上,絕大多數用戶不會在乎廣告的滲入,也不會介意自己的隱私被收集、洩露。對他們來說,只要自己的關係網絡還能繼續在Facebook上維繫,只要朋友還繼續在Facebook上面,雖然廣告界面會破壞他們的用戶體驗,但他們永遠不會離開這個平台。
所以,對Facebook來說,它最大的價值正是源自用戶的黏性,尤其是占到用戶總數六成以上的青少年用戶群體對它的依賴。也許情況會隨著這些青少年的成長而改變,但不要忘記,Facebook也是在不斷地成長改進,或許當現在的這些主力用戶漸漸放棄Facebook時,後者已經找到了新的吸引下一代青少年的方法。
用戶在成長,但互聯網往往成長地更快,能更好地適應用戶的需求和喜好,而在這樣的成長過程中,也往往蘊藏著新的商業模式和價值的誕生、成熟。那麼,對於國內的社交平台來說,或許對他們最大的啟發是在現階段培育用戶的忠誠度,增加用戶的黏性,只有擁有一個穩定的用戶平台,才能從中獲得商業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