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關心科技業與網路創業領域的讀者,對李開復一定不陌生,現在你有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以請他親自解答你的疑惑。
長期關注在創新創業議題的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自從回到台灣,沉潛一陣子之後,延續在中國與網友頻繁互動的習慣,在臉書上開了個人帳號,而且特別推出【創新創業每問必答】,許多粉絲都搶著發問,而李開復也非常有耐心,一個一個回覆,他期望透過他的見解能讓更多台灣對於有創新創業想法的人能找到自己的優勢。
昨晚李開復甚至在 Facebook 上辦起「Q&A」,相當耐心而仔細的說明。大家不妨把握難得能夠親自請教大師的機會!以下針對幾個重點的問答進行整理與分享:
Q:如果在台灣要做出打進美國市場的網路服務,是不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似乎現在幾乎沒有團隊做到這件事情,大部分是靠500 startups?美國的團隊會在台灣找工程背景的人,代表工程面台灣的技術不是問題,是否可能成立組織(如同500 startups)幫助台灣的團隊和美國的媒體、通路接軌,打進美國市場?又打進美國市場、成立這類型組織輔助團隊,是一個好的方向嗎?
A:你的觀察是敏銳的,不過「很困難」還沒有到「幾乎不可能」。以下有7個點可分享:
1、其實有不少在美國的成功台灣團隊,也有在大陸的,只是他們都是融入當地環境,並不是在台灣創業圈活躍人士。
2、500 Startups做的很好,所以要多鼓勵他們,另外還有把類似的機構帶進來,比較有可能的包括:Techstars, I/O Ventures, Joyful Frog等。
3、美國的群眾募資平台 Kickstarter, indiegogo 又幫助了一批台灣團隊走向世界。這些也要多挖掘,讓台灣創業者知道。
4、申請以上加速器或者募資平台都有一些基本技巧,雖然不能讓一個不夠格的公司成功進入,但是可能可以幫助一個夠格但是不會表達溝通的公司成功進入。這些技巧應該能夠在台普及所有夠格的創業者。
5、其實有些創業者,他們就厚著臉皮,搬到美國去,然後自然地打出一片天地。這種我們也要鼓勵。
6、除了美國,還有大陸、東南亞都是可以考慮的。
7、雖然困難,但是這是全球趨勢,慢慢走出心得,造出新典範,整個氛圍才能提升,才有希望恢復當年竹科時代輝煌。
Q:我想知道台灣創新創業,在面對中國大陸,最大的利基點是什麼?
A:你是說面對中國大陸市場還是創業者?如果是前者:台灣的服務意識很強,比如說7-ELEVEn,台灣大車隊、鼎泰豐、誠品、王品等這些公司都很不錯,可以看看O2O有沒有機會,當然不是說讓這些線下公司去做O2O,而是說把他們的服務意識用在mobile internet。台灣硬體能力不錯,這個領域工程師也不錯。台灣在內容設計方面很強。
如果是後者,我覺得兩者未必在競爭。大陸的創業者還是主要面對大陸市場,台灣創業者也許可以和他們合作,走向世界,就如同先前獵豹移動執行長傅盛所說的。大陸創業者這五年來突飛猛進,台灣創業者應該把他們當做楷模,而不是競爭對手。
Q:根據GEDI 2015報告,台灣在全球創業精神與生態環境評比中名列全球第8(2014年第7)、亞太第1。其中「Competition、StartupSkills、Internationalization、CulturalSupport、RiskAcceptanc」是14個評比標準中得分最低的。就您的觀點,台灣該如何做才能強化這幾個弱項?
A:我必須先潑一大桶冷水,這個研究我看了(http://thegedi.org/wp-content/uploads/2014/12/Taiwan.pdf),雖然是來自一個知名的研究機構,但是內容和排名完全不符合現狀。台灣人千萬不要讓這些feel good的研究讓自己滿於現狀,麻醉自己。過去5年,大陸的數位產業飆升到6000億美金市值,小米一個公司就從零到450億,台灣呢?中國大陸的創投早期投資,僅僅看數位領域,過去一年就出了十幾家10億美金以上的公司,台灣只要能到1000萬美金估值,就上報紙成為創業典範了。內容提到台灣的幾個部份:
1、 risk capital,但是你去問任何創業者都會被告知台灣融資有多困難。
2、 product innovation,可能在傳統硬體領域還是不錯的,但是在很多新興領域都未必能名列前茅。
3、 high growth ,我真不知道這是從何說起的。
4、 human capital ,台灣人才確實不錯,但是外流的那麼多,本土薪資這麼低,怎麼可能名列前茅呢?不能只衡量教育素質或畢業生能力等,要衡量頂尖人才能得到重用發展留在本土才對。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要看這些外國外行人的理論研究了,大家知道問題存在,問題嚴重,快去盡力解決。有關這份研究裡面的弱項,我認為internationalization是最嚴重的,因小市場無法成就偉大公司,與世界開始脫節。
Q:台灣整體環境的競爭力與視野是否漸漸衰退,如何改變?
A:這方面就像半杯水。如果你看到的是半空的水杯,你會覺得這是事業的衰退,是錯過mobile internet、social的結果,是投資界的不與時俱進,是政府政策的不給力,是創業楷模的欠缺。但是如果你看到的是半滿的水杯,你會覺得台灣還是有很好的創業基因(大家還是尊敬白手起家者),還是有不少優勢(例如服務意識、技術人才、設計人才、文創人才、國際化連接等),而且政府在這個領域還是想做點事情的。而且,你看美國的楊致遠、陳士駿、謝家華、黃氏兄弟,明顯證明台灣的家教父母,加上一點美式的思維教育,是可以塑成世界級的創業家的。半空還是半滿,要看你是在倒水出杯,還是倒水入杯。如果我們大家都付出自己的力量,倒水入杯,那未來一定是更美好的。
雖然台灣市場就是小,但是又不是很小。在大市場(中、美)出生的創業者,最佔優勢,因為先做本土,再做國際化就可。在超小市場(新加坡、以色列)出生的創業者,優勢其次,因為本土市場太小,只有走向國際。在中小市場(台灣、韓國)出生的創業者最難,因為本土市場可以養活團隊也可以賺錢,但是做不大。要在創業的第一天就面向國際,這樣才有希望成就偉大的公司。
Q:在目前的華人世界當中;在技術面、創新思維面上;何者為先?是先要有技術;從技術面思考是否可以做到;再出手。或是先有獲利模式再出發創業?
A:如果我們觀看成長特別快的公司產品,特性應該是:產品導向,快速推廣,團隊技術卓越,但是並不見得是真的技術導向。也就是說Uber、騰訊、小米、Airbnb這些公司他們並沒有什麼獨霸全球或者別人不能複製的技術。但是他們的技術人員是紮實的。當年米聊和微信是差不多質量和份額的產品,但是因為騰訊技術較強,米聊宕機幾次後,用戶就慢慢轉移了。尤其是現在大數據時代,能夠處理真正大數據,還有用戶飆增百倍千倍的團隊,是非常需要的,但是傳統上那些真正有巨大技術優勢(比如說Bell Labs在Unix上,Google在search上,Nuance在speech recognition上)的公司反而是非常罕見的。有關獲利模式,當然是要有個概念的,但是今天所用的精實創業方式,在啟動公司的事後,你其實並不知道最後的產品細節,所以太早思考獲利模式的細節也是沒有必要的。而且,在大市場裡面,得到壟斷性優勢的價值實在太大了,所以最好的expected return應該是賭一把大的,免費產品一直做到你有壟斷性優勢(是指用戶壟斷,不是技術),才開始考慮商業模式。當你有上億用戶時,模式會多的讓你睡不著覺。太早想太多其實是白費了。所以對你的問題的回答是:現有技術人才,了解用戶需求,開發初期產品,然後發展快速增長策略,維持穩定產品,達到壟斷性優勢,再思考賺錢。當然有一個前提是要有持續的估值成長和融資能力。這才是做成billion dollar公司之道。
Q:現階段新創事業多為開創平台,而非針對某項技術有較深入的研發或經營,也使進入門檻低,往往造成相似平台一窩蜂的出現,這樣的發展方向是否為新創風潮下的隱憂?
A:平台湧起絕對不是好事:我可以分成4點來分析。
1、所有的平台都是從應用開始的(微軟先做Basic語言,然後外包IBM的OS,以後才有Windows, Office;微信先是免費簡訊,然後才慢慢加上各種平台功能;Google剛開始只是一個搜索網站,慢慢才成為一整套雲系統;Facebook剛開始只是一個哈佛新鮮人點評照片的網站,慢慢才成為社交平台),這樣才符合精實創業的精神,先找到一小批細分領域用戶的需求,然後在逐漸嘗試增加功能,迭代產品,再擴張用戶等。如果有一天你的用戶群很大了,而且他們離不開你的產品了,那恭喜你,那一天(可能是創業5~10年以後)你可以開始考慮「平台」了。
2、打造產品相對單純,適合一個小團隊(比如說產品經理和工程師就夠),但是打造平台是巨大的工作,要平衡多方利益,要開放又要獲利,要拉攏流量,要形成壟斷式優勢,而又對用戶需求很難針對性衡量滿足(因為用戶只是經過你的平台用別人的應用)。這不是一個初創團隊用一筆小的資金能做出來的。
3、領域要夠大才能做平台,但是領域一大了產品就不好做,需要滿足各種應用和用戶的需求,而且競爭也會劇烈,失敗可能更是巨大的,而且巨頭很快就會湧入,而且用盡自己的資源來霸佔這個機會。
4、平台這個詞聽起來很有吸引力,在外行人眼裡感覺有含金量,在「競賽」裡面像是很好的詞,但是真正的投資人見到幾個年輕人說一開始就要做平台,我幾乎可以保證,還沒有進入Powerpoint簡報,就已經out出局了。
【101創業大小事/整理報導】
完整內容→http://www.101media.com.tw/content/x6L3kfzRXfPYl3NdEIzrv0u4luD8uX
李開復就在你身邊!把握機會問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