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朱競逐2020大位權鬥恐激化 2018-11-25|AGTVNEWS大全 分享 【記者洪芊/台北報導】九合一選戰結果今晚出爐,民進黨結構性崩盤、防線全面潰敗,反觀,完全在野的國民黨則是大獲全勝,執政縣市過半囊括15席,等於是贏回3分之2個台灣,令外界跌破眼鏡。國民黨在六都拿下拿下3都,包括整個東台灣、離島3縣市、北港溪以北的中彰雲,及綠色執政20年的高雄市,幾乎都插滿藍旗。藍營寫下「地方包圍中央」的勝選方程式後,選後黨內幾位「太陽」,包括黨主席吳敦義、新北市長朱立倫等人競逐2020大位的權鬥角力程度,勢必將更形激烈。 吳敦義在黨中央發表勝選感言時,場外聚集支持群眾高喊「吳敦義選總統」,吳並主動評論「韓國瑜現象」,到韓國瑜勝選談話談話僅感謝王金平,以「感謝國民黨中央黨部提名我」取代,對吳敦義三字隻字不提,加上此次縣市長選舉,親朱立倫的侯友宜、盧秀燕大贏對手20萬票,朱力挺的張麗善也翻轉雲林綠色執政,得票大勝李進勇超過12個百分點以上,而朱系的陳學聖、高思博雖敗猶榮,得票表現同樣不差,均墊高了朱與吳之間的叫陣籌碼。 種種跡象,已為選後國民黨內激烈競逐大位的權鬥角力揭開序幕,而黨內初選機制的「遊戲規則」是否改弦易張,勢將成為關注焦點。 只不過,人民雖在地方縣市選舉給了國民黨機會,卻不意味這是台灣人民有意在兩年後,再將國家重擔託付給民進黨。總結今年九合一選戰結果,這是「討厭民進黨」的民意獲勝,而非國民黨獲勝,是滅東廠、教訓小英的民意潮流匯聚形成「韓流」,再推演成票投國民黨。 選後的國民黨哀矜勿喜,還需要進一步釐清整個黨的兩岸路線、核心價值與政策論述,好好地發揮理性監督執政的在野力量,讓選民從這次的「反對民進黨」,進一步轉化成「認同國民黨」,唯有如此,才能在民心思變的大環境中,上演「鐘擺效應」,2020再下一城重返執政。 上一則 下一則 110年度全國基層農漁會選舉法務部反賄選宣導 30秒電視廣告短片 國語版 因應明年農、漁會選舉各項選舉查察協調事項,最高檢察署今天召集會議,通過「110年農漁會選舉查察原則」供檢警等遵循辦理,總長江惠民說,應合作杜絕賄選、假訊息介入選舉。 ADS 查看更多 最新焦點 高報酬無本生意?法院輕判打詐失靈 立院三讀「剴剴條款」最重可判死 人氣新聞 高報酬無本生意?法院輕判打詐失靈 立院三讀「剴剴條款」最重可判死 貸500萬種蕉 青農痛哭:什麼都沒了 藝術不用懂只要感受 愚魚畫出你心裡的那片空白 三讀通過 國民黨推普發現金1萬 民眾不買單 愛國者飛彈車 轉彎卡路邊4小時 推薦閱讀 搜索桃園市議會 兩議員遭調查 全球民主盛會10/3開幕 60國200位專家學者齊聚台中 元旦升五星旗 彰化縣長魏明谷怒斥認賊作父 今日天氣/鋒面影響 西半部注意瞬間大雨、雷擊和強陣 蕭景田確診逃過收押!1500萬交保 都市計劃拖33年阻發展 彰市公所提行政爭訟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