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banner

醫療亮點

如何治療大腸癌?

如何治療大腸癌?

 

大腸癌患者常以血便為突出表現,或有痢疾樣膿血便、裡急後重,係因結腸下段或直腸癌腫糜爛壞死造成。有時表現為頑固性便秘,大便形狀變細,則由大腸遠端癌腫引起的腸腔狹窄所致。也可表現為腹瀉與糊狀大便,或腹瀉與便秘交替,糞質無明顯粘液膿血,多因癌腫位於結腸上段,瘤體表面糜爛、炎症而導致的腸功能紊亂所致。這些都是大腸癌晚期症狀的表現,我們要引起重視。
 
  腹痛,癌腫常有糜爛、壞死與繼發感染,而使相應的腸段蠕動增加,腸曲痙攣,多可引起不同性質與程度的腹痛,一般見於右側大腸癌,表現為右腹鈍痛,或同時涉及右上腹、中上腹;因胃結腸反射加強,可出現餐後腹痛。左半結腸腸腔不如右半結腸腸腔寬大,乙狀結腸腸腔狹小且與直腸形成銳角,而糞便在左半結腸已成形,因此左半結腸癌容易引起慢性進行性腸梗阻,見腹絞痛,伴有腹脹、腸鳴音亢進與腸型。晚期病人因有腹膜後轉移,浸潤腰骶神經叢,常有腰骶部持續性疼痛。  
 
大腸癌的早期症狀的一個表現是大便習慣改變,包括大便時間、次數的改變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瀉。直腸癌的患者大便次數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沒有糞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盡的感覺。部分患者可在便秘後出現腹瀉,或僅為大便開始時干燥而末端變稀,或反復交替出現便秘與腹瀉。 
 正常的大便呈圓柱形,垂直從肛門排出,如果癌腫突出在直腸腔內,壓迫糞便,則排出的大便往往變細,形狀可呈扁形,有時變形的大便條上還附著有一絲絲血痕。約有54%的直腸癌患者排便時有疼痛感,這也可能是症狀之一。也有部分病人以腹部隱痛為首發或突出症狀,一些病人會表現為典型的不完全性腸梗阻性腹痛,即疼痛為陣發性絞痛,並伴有腹脹。  
 
便血往往是直腸癌患者的第一個大腸癌的早期症狀,早期量很少,多在大便的一側附有新鮮血痕。少數病人在糞便排出後,隨之排出較多量滴狀的新鮮血液。乙狀結腸因緊連直腸,故乙狀結腸癌的便血特點類似直腸癌,但由於糞便在乙狀結腸內停留的時間長,便血的顏色會變暗,排出的大便多為絳紫色或黑紫色。有時由於血量少,或在體內停留時間長,大腸癌導致的血便肉眼不能覺察,故做大便隱血試驗有重要意義。
 
另外,大腸癌的便血須與痔瘡、肛裂、菌痢、腸炎、腸息肉、潰瘍穿孔等疾病引起的便血進行鑑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