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家倫/彰化報導】彰化縣海岸目前實在有太多、太複雜的問題,亟需整合規劃,由中央和地方一起來解決。
目前彰化縣海岸遇到的危機,從火力發電廠、彰濱工業區、非法魚塭、國光石化,到有毒工業廢棄物填海、保護區劃設、海岸汙染、白海豚保育等議題。
為了釜底抽薪徹底解決問題,縣長魏明谷說縣府已研擬《彰化縣東西二三圳管理自治條例》草案,並爭取經濟部工業局在彰濱設置第3期電鍍專區,期能將更多業者納入管理,降低汙染,同時建議增加環保稽查人力、訂定自治條例徹底解決電鍍工廠林立,到處排放汙水的問題。
台灣沿岸流隨漲退潮,每天固定從台灣南北往內聚集,再往外發散。
因地理條件(位於台灣中部、海床較高),使彰化、雲林縣沿海潮差最大。而海水交換速度慢,一旦排放有機汙染物,海水無法將其稀釋、帶走,污染物會一直留在彰化岸邊。
縣長魏明谷說,彰化全縣有電鍍業者近400家,以彰濱目前專區的規模,還是有一半以上的業者無法進駐。
彰化縣農地每年有3、40公頃遭到重金屬汙染而被迫休耕,彰化地檢署從前年底展開強力查緝,不少業者遭到羈押,並有32人被起訴、22人緩起訴處分,彰濱工業區原本乏人問津的電鍍專區也因此水漲船高,第1期有40家,第2期A區有69家、B區44家均已預登完畢。
主任檢察官林漢強與檢察官高如應表示,避免業者到處流竄,擴大汙染範圍,打擊不法業者,其實是保障合法業者。
縣府表示將增加環保稽查人力,並縮短限期改善期限,給業者更強的改善壓力,迫使業者不得不改善。
縣府計畫的這些構想,有可能會衝撞中央目前的相關法規,檢方希望縣府能堅持做對的事。
有害工業廢棄物填海造陸,「這不光是海水汙染的問題,終將汙染彰化縣沿海土地,影響人民生活與生計。」
要解決彰化縣沿海廢棄物、廢水污染,應「從源頭減產」,希望政府能修改已30年未修正的法規,限制工業廢棄物產出,才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