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生活

社造20村落文化節巡迴展 彰化生活美學館正式登場

社造20村落文化節巡迴展 彰化生活美學館正式登場
溫潤,是臺灣最珍貴的品質;擁抱這片溫潤的美好土地,是在地行動的具體展現。在臺灣微笑唸歌團悠揚的樂音及吟唱中,2015「擁抱溫潤的泥土─社造20村落文化節」巡迴展於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正式登場,也為長達2個月的巡迴展揭開了序幕。 由文建會(今文化部)發起的社區營造在臺灣已經有20年歷史。20年來,在公部門的倡導和民間的自主行動下,開出了燦爛的花朵,讓臺灣這片土地呈現出豐富多元的面貌,也記載下無數在地居民為家鄉奮鬥不懈的軌跡。 1999年的921大地震,是臺灣在享受經濟起飛成果後遭逢的一大變故。震央所在的南投地區受創嚴重,上千人命傷亡、上萬棟房屋倒塌,使得無數災民面臨家破人亡。但危機也帶來轉機,在看似絕望的境地中,災民逐漸從悲情裡站了起來。為了重建家園,大家攜手一起為家鄉奮鬥,也重新關注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著名的桃米社區就是在重建的過程中,發現過往的低度開發造就了社區的豐富生態,進而確立以維護生態作為社區的主要發展方向,成為日後許多生態社區的標竿。 而在臺中市太平區的頭汴坑,早年曾盛行藍染工藝,但隨著時代變遷、傳統技藝沒落,藍染也消失在當地居民的生活中。然而透過社區營造的推動,水源地文教基金會協助居民重新找回這項工藝,並結合當地農民活化閒置農地,種植藍染主要的原料─大菁,將農民、弱勢婦女、失業勞工,一起拉入藍染的產業鍊中,不僅重新恢復當地客家聚落的特色,也為在地弱勢族群找到了新的希望。 在彰化縣的大村鄉,平和社區結合紅磚產業,由居民自行挽起袖子,將社區缺乏整理的髒亂空間重新妝點得美觀又具有特色,並別出心裁的成立花樹銀行,區分「育嬰室」和「保健室」,分別負責培育和養護樹苗,以作為社區空間綠美化及維護補植的主要儲備所。經過居民多年自主營造後,社區面貌大為改觀,也讓居民擁有更為舒適的生活環境。 除了民間的投入之外,公部門也一同參與推動在地文化的工作。雲林縣水林鄉公所即以「開臺第一鄉」為主題,透過鄉土教材的編撰、國小布袋戲團的演出、深度文化之旅的舉辦…等各類不同的活動,帶領居民重新追尋明鄭時期顏思齊登臺開發的歷史軌跡,讓歷史不再只是書本裡的記載,更進一步融入了生活。 2015「擁抱溫潤的泥土─社造20村落文化節」巡迴展呈現去年於臺北松山菸廠舉辦的同一展覽菁華,分三大主題呈現:主題一「回憶時光─百年來的臺灣社會力」以時間為縱軸,說明臺灣社區營造的歷史脈絡和發展軌跡;主題二「品味生活─社造的累積與成就」從產業、生態、文化等面向呈現臺灣社區營造的操作內容及成果;主題三「邁向未來─公.民協力,創意無限」呈現近年來臺灣不同世代、不同領域的各類行動,從而展望社造未來的願景。而現場透過「縣市社造主題互動裝置」,並趣味性地凸顯22縣市推動社區營造的主題及重點,讓民眾能進一步了解社區營造在臺灣各地的發展概況。 「擁抱溫潤的泥土─社造20村落文化節」巡迴展即日起至8月23日於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