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由於陳疾復發,今(28)日宣布辭去首相職務,這也是安倍在政壇上第二次因健康因素下台。
安倍從國中時期就罹患潰瘍性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這種腸胃病困擾他超過50年,甚至在2007年復發,迫使他辭去才當了一年的日本首相。
國內腸胃科醫師提醒,潰瘍性大腸炎在台灣不多見,但有逐漸增加趨勢,最常見症狀是無痛血便,而大腸癌的症狀也是無痛血便,因此呼籲有這類症狀的民眾,一定要做大腸鏡檢查,以收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效。
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 週五 (28 日) 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由於舊疾惡化等理由,為避免影響國政,已決定辭去首相一職。消息傳出後,給日本政壇投下震撼彈,日本股市在出現重挫後回彈,一度大跌 2.7%,於日本時間 28 日下午 2 點 28 分,暫報 22943.61 點,較前日下跌 1.14% 或 265.25 點。
路透報導,2012年安倍重回首相大位後,每半年做一次全面健康檢查,最近一次是今年6月,但引起外界注意的是,本月17日安倍再赴慶應大學醫院,且24日又去一次,對此官方說法僅提到與6月健檢有關。
2007年9月安倍第一次從首相職務卸任後,直到2012年他復出政壇,再度爭取自民黨總裁及首相職務時,他才透露五年前是因為潰瘍性大腸炎復發而決定下台。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自民黨參議院幹事長世耕弘成表示,安倍在台北時間今天下午4點舉行記者會宣布辭職前,已先行告知自民黨團下台意向。他轉述安倍的說法,「我又受到潰瘍性大腸炎影響,而且有惡化風險,因此我決定辭職」。
根據台大醫院護理部說明,潰瘍性大腸炎(或稱潰瘍性結腸炎)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種,近幾年在台灣有增加趨勢,以男性居多,大多數病人在治療緩解後會復發成為慢性疾病,甚至有致癌的危險性。
潰瘍性大腸炎起因仍不明,已知相關因素包括細菌感染致病原、免疫力降低及情緒壓力大、食物過敏(特別是對牛奶過敏)等。
潰瘍性大腸炎恐腹瀉、便血、腹痛需做內視鏡
潰瘍性大腸炎可能有以下症狀:
1. 腹瀉,並經常合併解出黏液和血液
2. 直腸便血
3. 腹部絞痛、腹脹、腹部壓痛
4. 噁心、嘔吐,嚴重時發燒
5. 食慾減低、體重減輕、貧血
潰瘍性大腸炎的診斷方式,則有糞便檢查、內視鏡及切片檢查(包括大腸鏡檢查)、腹部X光攝影,以及抽血檢驗等。
至於治療方式包括了腸道休息、藥物治療,或是依貧血嚴重程度給予鐵劑或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