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生活

科博館《PM2.5視界特展》談島嶼浮塵

科博館《PM2.5視界特展》談島嶼浮塵
【記者張世昌/台中報導】科博館今(11)日(三)推出有關公共空間裡呼吸權利的《島嶼浮塵-PM2.5視界特展》,由科博館館長孫維新主持開幕式,中央研究院李遠哲院士、臺灣大學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教授等貴賓出席探討空汙議題。特展除了說明塵霾中的物質PM2.5從何而來、對身體的影響等內容,更創造民眾對話平臺等設計,嘗試結合大眾角度,提出解決問題的主張,展覽至今(106)年6月11日(日),歡迎踴躍參觀。
  PM (particulate matter),指的是在汙染的空氣中,類似灰塵的粒狀物,中文稱作「懸浮微粒」。當它的粒徑等於或小於2.5微米(μm),就稱為PM2.5(細懸浮微粒)。由於PM2.5粒徑極小,不到人類頭髮直徑的28分之1,因此它能輕易跟著空氣進入人體,累積在肺部,或進入肺泡微血管之後,隨著血液循環全身。如果PM2.5帶著有害物質,將引起各種不同疾病。
  展場中「我有話要說」主題區提供錄像設備,讓民眾可以坐上講臺,對鏡頭說出對於PM2.5的看法、解決方式或親身體驗等,錄製完成後將在展場的大螢幕中播放,匯集大眾意見。另外展區也將104年全臺各地PM2.5汙染情形的數據資料,轉化為積木呈現,從顏色深淺可以看到南部汙染情形比中部及北部都嚴重,也可透過時空交錯分析,發現冬天比夏天汙染情形嚴重。
  PM2.5的成分有許多種,並沒有固定的成分。自然界產生的PM2.5,多來自土壤揚塵、海鹽飛沫、火山灰等,但這些微粒的有害物質較少。而在都會區或工業區,人為活動產生的PM2.5,則含有害物質,對我們的健康有不良影響。日常生活中也會製造PM2.5:廚房裡的油炸、燒香祭祖、露營升火、節日放炮竹…。
  科博館副研究員黃旭表示,對空氣影響最大的,是持續、而且數量龐大的汙染性來源:一是固定汙染源,包括燃煤電廠和工廠;二是移動汙染源,指的是以汽、柴油為動力來源的汽機車。除了工廠和汽機車這兩者之外,一般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所生產的PM2.5,所佔比例甚低,這表示問題的解決,關鍵不在燒香、燒金紙等這些民間習俗上,而是與我們的產業結構,能源、交通政策有緊密的關係。PM2.5問題是清楚的,但解決問題的方法卻是複雜的,需要大家一起來思考,謀求解決之道。
  展覽結合了多位科學家、藝術創作者,以及關心環境的團體與個人的研究成果與反思性的創意,共同展出包括科學性圖表模型,以及影像、物件、裝置等創作。社會大眾的參與討論,則是成就此展覽的最後,但卻是最重要的一塊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