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社會

企管專欄》認真學,久了自然上身

 有位老闆想給公司主管上課,問我要上些什麼課才好?他還附帶一句話「有沒有比較節省的做法?」我認為他這是正確的思考,很多公司進行的教育訓練,都只是在「消化預算」,表面上「做了就是」,根本沒有去注意到「這樣做有效嗎?可以更便宜嗎?」

【上課很貴,不上課更貴】

   很可笑,也矛盾的很,我是講師,可是我卻是在勸人家「可以不花就不要花」,因為我站在企業主的立場,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所以我會說良心話。

   很多老闆不給員工上課,是因為擔心員工流動率太高「上了沒用」,也擔心員工學了功夫以後跑去「敵營」貢獻,這不是虧大了?可是話說回來,會不會因為老闆你不給員工上課,所以本來不走的員工「感嘆老闆不栽培」所以也「失望」走了?那麼到底要不要給員工上課?

   栽培員工會不會吃虧?這就跟經營企業會不會虧損?是一樣的傻問題,答案是沒有辦法說個準的,你對員工不好,員工的心態不正,給他上什麼課都一樣,可是不上課更糟糕,那可是一定的。

【老闆以身作則,比誰講都有用】

   如果一定要給員工上課,第一課題是「品格教育」,包括情緒管理、敬業精神、企業文化、商業倫理、法律素養、知性養生觀念,還有目前大家朗朗上口的「禮義廉恥」。

   這些課程看似簡單,所以大家會覺得「不上也會」,當然就不會想要花錢去學,這也沒錯!這些課程是靠「環境薰陶」的,而且要「長期的」去學習,根本沒有「止境」。

   我會鼓勵老闆「以身作則」帶領員工一起成長,經常參加「活動」,實際上去演練,這些課程不是聽聽而已,真的要去體驗,才能融會貫通。

【學什麼,像什麼】

   第二課「管理課程」,管理的知識包括「理論」、「個案研究」,還有「實際歷練」,最好是實施「輪調制度」,讓員工每個單位都去試試看,而非固定在一個職位「直直做」到退休。

   第三課「專業課程」,這是企業自己的產業知識,這部分相信自己人最清楚「高點」在哪裡?每位員工一定要知道自己「幾分」?就算是「後勤」,都要去懂自己產業裡的「專業」知識。

   第三課是「格局與思維」,這是每一個主管要有的素養,「格局」是一個人能否往上發展的「基礎」,一般而言,格局越大的人才能有「宏觀的思維」,進而才有「成長進步」的空間,所謂的「格局」,具體上來解釋,指的就是日常言談舉止的「大氣」,他知道「進退」,能拿捏「大小」,個性極具「包容性」,一切所做所為都能讓他人「心悅誠服」。

   格局靠「長期修練」,絶不是三天兩日能夠變出來的,更不是聽講師一次課程就能懂的,我建議還是從「平常」生活小節開始練習,一天一天累積,日子久了自然就會「上身」。